放到音乐范畴中,Indie是一种态度,一种音乐人对于音乐创作的态度,推而广之,它同样也是听乐人对于音乐取舍的态度,我们听音乐或多或少都是在慢慢形成自己的音乐取向,形成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态度,因此有必要时时Check Your Attitude,保持清醒头脑。
如果拿出一张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末20世纪初)的唱片,我们会比较容易判断出一些典型的音乐风格,如metal、Punk、Country、Folk、Dark Wave、New Age、World、Electronic等等,因为这些音乐风格的音乐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各自特点也很分明,但是如果这张唱片并不是以上这些分明的音乐风格,那么它很有可能就是Indie Rock。
Indie Rock脱胎于80年代的地下音乐和另类音乐,盛行于90年代至今,其所崇尚的DIY精神直接源自Punk,但是其音乐取向却又杂糅各家,因此衍生出不少不同或是迥异的分支类型,所以你仅仅知道是Indie还不行,因为这个词说明不了任何音乐上的东西,也就是说你从这个词得不到确切的音乐感觉,所以你或许还要了解什么是Dream Pop、Chamber Pop、Sadcore、Slowcore、Indie Pop等等,知道这些以后或许你还会有问题,如为什么有的Indie Rock同时还会是Post Rock、Experimental、Neo-Psychedelia、Shoegazing、Lo-Fi这样一些风格,如果再深入,你就会发现这些风格和Indie Rock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了,对于Indie的纵向横向你都有所见解后,你的眼前就会呈现出一幅90年代后的摇滚图景,或许还比较模糊,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其他音乐年代和90年代的关系,不要紧!对于音乐你只要窥其一角就已足够你去花时间了,当然我们仍然需要适时地拓宽自己的听乐范围。
以上纯属个人己见。以下是一些从AMG拿来的相关介绍文章,当然都是和Indie有关的,AMG对于Indie的有关介绍还是不错的,结合你之所听,你会渐渐把握住这种音乐类型的特点。
最后要说的是听音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要有特立独行的态度,这也是Indie的精髓所在。
Indie的称呼取自“independent”一词,被用在那些在音乐上坚持DIY(Do It Yourself)精神的乐队以及那些低预算的小厂牌所推出的唱片。尽管最大的Indie厂牌会与主流厂牌有销售方面的交易,但是这些Indie厂牌的对于音乐的Decision-Making还是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那些不为主流听众所知的音响、乐感或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主题,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推出的这些音乐也许并不会带来和其音乐品味成正比的收益(即使是Indie厂牌其实也想在商业上能够坚持,并不是为了音乐而全然放弃商业,这里可以看出Indie是一个相对的称呼)。
Indie Rock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地下音乐(American Undergroud)和80年代的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在当Nirvana步入主流后,这些American Undergroud 、Alternative Rock即行分化,一部分跟随着Nirvana进入主流(同时也宣告整个Alternative Rock步入主流),而另一部分未能进入主流或是坚持独立姿态的则便是Indie Rock,正因为Alternative已为主流,而这些乐队所持的独立姿态,因此其称呼上就由Alternative而为Indie。Indie Rock是对Nirvana步入主流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的回应,这种现象就是并不是所有的Alternative乐队成功过渡为主流抑或是这些乐队原本就不想。
但是你不能说所有的Indie Rock都不商业,比如当Indie Rock借助Punk而实现其商业化(这些乐队风格好像叫做朋克复兴“Punk Revival”)时,你就不要认真地去介意它是Indie还是主流。其实公认观点一直就认为Indie Rock从就不会改变它的音乐取向而迎合主流听众,也就不可能成为主流听众的首选。这其中的原因也是Indie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如主流听众一直就认为这样的音乐:太古怪和无知(too whimsical and innocent)、太不可思议(too weird)、太敏感和太忧郁(too sensitive and melancholy)、太轻柔和太脆弱(too soft and delicate)、太空幻和太令人催眠(too dreamy and hypnotic)、太个人化和歌词的潜在启示(too personal and intimately revealing in its lyrics)、在制作上太低质和太低预算(too Lo-Fi and low-budget),在旋律和吉他Riff上太有棱有角(too angular in its melodies and riffs)以至于形成更所的分支,就拿吉他噪音来说就有好几种不同风格(Sonic Youth/Dinosaur Jr./Pixies/Jesus & Mary Chain-style)。
进入90年代以后,Indie Rock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分支(比较为人熟知的有indie pop, dream pop, noise-pop, lo-fi, math rock, post-rock, space rock, sadcore, and emo),所有的这些Indie乐队正是构建当今美国地下音乐的中坚力量。
你可以把Indie Pop看作是一种更有旋律、更少吵杂以及更少焦虑的Indie Rock类型,它所折射的是地下音乐柔和、唯美的一面。Indie Pop的音乐更着重于声音的融洽、音乐的编排以及歌词的创作。在从Chamber Pop华美的管弦乐编曲到Twee Pop的简单直率中,Indie Pop所包含的一切,其焦点或者说这种音乐的侧重点一如都是歌曲多于声响。
尽管Indie Pop和Indie Rock都信奉朋克的D.I.Y(Do It Yourself)精神,但是前者反对朋克的虚无主义态度以及音乐上的声音碾磨处理。
Noise Pop
作为另类/独立摇滚的一个分支,Noise Pop顾名思义就是有一些吉他回馈、音调不谐和声音磨损包装风格的流行音乐。它占据了介于Bubblegum(<美俚>泡泡糖摇滚舞曲)和avant-garde(前卫音乐)的中点,是传统流行乐创作手法和略富攻击性的白色噪音(White Noise:用以掩盖令人心烦的杂音)的碰撞结果。
当Noise Pop的旋律飘忽于涡旋吉他所营造的声场中时,其音乐经常会给人一种朦胧、麻醉和催眠的感觉,当然Noise Pop可以是欢快活泼的,也可以是棱角分明、富有挑战性的。
最早期的Noise Pop植根于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诸如回馈、失真等音乐实验,然而更被公众认同的Noise Pop起源乐队是美国另类摇滚乐队Sonic Youth和Dinosaur Jr.,是他们将摇滚乐构架与粗重的吉他失真融合在了一起。第一支正规意义上的Noise Pop乐队则是the Jesus & Mary Chain,它以1986年的首张唱片Psychocandy崛起于地下,几乎同一时期还诞生了可以说是最多产和最具生命力的Noise Pop乐队Ya La Tengo,其首张专辑也于此时推出。
在80年代末,Noise Pop引发了英伦的Shoegazing(自赏)运动,自赏音乐更加内省,其旋律更加脆弱。在90年代,Noise Pop仍继续对Indie Rock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Slowcore
Slowcore实在是以其音乐缓如蜗牛的速度而著称,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始终给人一种游离、徘徊、缓慢推进的感觉,所有这些还都被乐器营造的厚重、昏暗的声场所笼罩。尽管Slowcore有时会与类同的Sadcore纠缠不清,但是基本上Slowcore的音乐更加注重音乐多于注重抒情。
Sadcore
基本上Sadcore是另类/独立摇滚的一个分支。Sadcore音乐是柔缓、脆弱和感人肺腑的,通常由失望的情感所激发并且也会使听者感到一种伤感、失落。Sadcore的音乐都会集中在一些难忍的悲伤、失落、心碎等情感主题上,其自身则毅然决然地低调:作为Singer/Songwriter风格标志的Acoustic Guitar在这里被赋予全新内涵,然而Sadcore的音乐并不会去营造一些黑暗声场下的不和谐或是强烈的音效。像American Music Club和Red House Painter这样的Sadcore乐队将他们痛苦和悲伤的情感融入其音乐之中,给人一种冷艳的凄美,一种很适合深夜独自聆听的音乐。
Dream Pop
梦幻流行乐是一种更讲求氛围的另类摇滚类型,在音乐上声响和旋律并重。这种音乐的特点是经常会有如呼吸般的主音并配以随之漂移的吉他或是合成器所营造的氛围音场。Cocteau Twins以他们的那种几近无法辨认的主音和缥缈的音场被认为是Dream Pop音乐的典型,然而Dream Pop亦包括了一些其他不同的体裁分支,如还包括了像Galaxie 500这样的后Velvet Undergroud吉他摇滚风格,还有My Blood Vatentine似的声响回馈风格,但不管怎样Dream Pop的音乐很注重音乐给人的声响质感,而这种效果往往是用独具特点的器乐和主音来达到。
Post-Punk
1977年的朋克革命后,很多乐队应运而生。这些乐队都是被朋克的独立精神所激励,当然也包括了朋克原始粗糙的声响。但是这些乐队不是简单地去重复像Sex Pistols乐队那样的音乐,他们将音乐的触角延伸至更为实验的领域,从诸如Roxy Music、David Bowie以及T.Rex这样的乐队音乐中汲取养分融入自己的朋克音乐中,这些乐队即是我们所说的后朋克。
这些乐队音乐的共同点是反传统文化精神和蔑视、颠覆既定的摇滚传统,很多这样的乐队(如Joy Division或是The Cure)都采用电子合成器和吉他营造出黑暗阴冷的音场,还有一些乐队虽然采用相对较轻缓的音乐处理,但是他们的歌词和音乐则完全推翻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乐结构而凸显失衡。
后朋克乐队最终在80年代转变为另类音乐。
Alternative Pop/Rock
另类音乐原本泛指那些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出现的后朋克(Post Punk)乐队。尽管另类音乐有多种音乐类型,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全都游离于主流(mainstream)之外。
从某些方面来说,以Nirvana乐队在1991年的成功为分界点可将另类音乐分为两拨:一拨是80年代的另类乐队,这些乐队当时都是在一些独立音乐厂牌下,即使有些乐队在主流厂牌下,但是他们往往得不到与公司其他主流乐队同样的支持,整个80年代的另类音乐包含广泛,如jangle pop, post-hardcore punk, funk metal, punk pop, and experimental rock等;另一拨则是在Nirvana步入主流后,以上所说的各种另类音乐类型之间的界限便越发模糊,其原因就是此时的另类音乐已经是主流市场的一部分了(既然是主流了就无必要再细分各种类型),这其中的Hard Rock和有朋克根源的乐队甚至比那些在80年代末期独领风骚的偏流行的另类音乐还要商业化,这时的另类音乐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非主流意义。90年代后大部分的实验摇滚乐队被归入到Indie Rock。
Grunge
由于在音乐上采用源于the Stooges 和 Black Sabbath这样乐队的泥泞黑暗的声响,Grunge实际上是重金属(Heavey Mental)和朋克(Punk)的混血儿。尽管Grunge音乐的吉他弹奏直接师自70年代早期的金属乐,但是Grunge的美学却与金属乐相去甚远。Grunge音乐所具有的激情宣泄和音乐抨击来自于朋克,尤其是受到80年代早期美国硬核(Hardcore)音乐独立思想的影响。
第一批Grunge乐队(Green River, Mudhoney, Soundgarden)音乐上要比第二批(以Nirvana为代表)的要重,第二批乐队则更富旋律而且他们在吉他弹奏上采用明显的stop-start dynamics(这可能是吉他术语),这种易于识别的失真吉他弹奏方法成了该类型音乐的惯用手法。
在Nirvana成功步入主流后,Grunge音乐失去了原有的独立性,成为90年代Hard Rock最为流行的音乐类型。
Shoegazing
自赏(Shoegazing)是指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英伦独立音乐的一个流派,之所以叫做自赏是源于这些乐队的一动不动的舞台表演风格,当这些乐队在舞台上表演时只盯着舞台地板就好比一直盯着自己的鞋子,Shoegazing即自此而得名。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赏就仅仅是从视觉角度进行的定义,它之所以代表一种音乐类型是特指这种音乐的纯粹声响。这种音乐往往带给你的是不可抗拒的喧吵并伴随着长时间低沉单调的吉他回复、扭曲失真的声波和一系列吉他回馈的层叠,人声和旋律消弥于吉他声墙中,营造出一种你完全分辨不出各种乐器音色的音乐冲击。
大部分的自赏乐队的音乐都以My Blood Valentine乐队音乐为模板,My Blood Valetine曾以早期的Ep和第一张专辑《Isn’t Anything》确立了Shoegazing的基本音乐模式,其他诸如Dinosaur Jr., the Jesus & Mary Chain, 和 the Cocteau Twins这些乐队也对此种音乐有主要影响。后来跟进的乐队,像大家熟知的Ride、Lush、Chapterhouse和the Boo Radleys都在固有的音乐模式下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如Ride就加入了60年代迷幻乐元素,而Lush则结合了介于流行乐和Cocteau Twins似的梦幻流行乐(Dream Pop)之间的音乐元素。
没有一支自赏乐队是做动态表演的,而且对媒体采访也不感兴趣,正因这些阻止了这些英国乐队进入重要的美国市场。在这些乐队占据英国音乐媒体和排行榜达3年之久后的1992年,经过美国的Grunge和本国由Suede乐队始作俑者的Britpop这两次浪潮,自赏乐队不再被公众给予关注,有些乐队(如Chapterhouse、Ride)几年内便宣告解散,而另外一些乐队(如the Boo Radleys和Lush)则与时俱进得以延续至今。
Lo-Fi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这段时间里,低保真(Lo-Fi)一词不仅是对某张专辑的录音质量的描述而且本身也代表了一种音乐类型。
在摇滚乐的发展历史中,早期由于录音设备的简陋使得唱片在没有质量保证的情况下被快速而便宜地生产出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早期的摇滚唱片,如60年代的车库摇滚(Garage)以及70年代末的很多朋克摇滚等,都可以贴上低保真(Lo-Fi)的标签。
然而,低保真(Lo-Fi)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家里用四轨录音机来录制音乐的地下独立摇滚乐手(队),这样的音乐大部分出自80年代的美国地下音乐,包括像R.E.M这样的乐队,同时也包括一堆像the Chills和the Clean这样的英国后朋克乐队和新西兰乐队。
通常这些低保真(Lo-Fi)乐队会利用简单的流行和摇滚歌曲或是自由的歌曲结构来达到其音乐中完美的噪音和艺术上的实验主义,即使当这些乐队的作品会保持相对的直接坦率,但是因其音乐录制的低质量、失真以及作品采用倾向于抽象、晦涩的歌词,其结果使得其音乐往往还是很不相同。
最初,这些低保真(Lo-Fi)作品只是以自制的磁带形式进行交易,但是在几个独立音乐厂牌的推动下有所改观,尤其是K Records(由Calvin Johnson经营)旗下的Beat Happening乐队发表了低保真乙烯唱片,同样采取此做法的80年代的几支乐队(如Pussy Galore, Beat Happening, 和Royal Trux)在美国地下音乐圈中获得小部分的追随者。到得1992年,像Sebadoh和Pavement以他们十足噪音和混乱无序的唱片在美国和英国获得了广泛的追随。几年以后,由Liz Phair和Beck对此种音乐进行“改良”后成功地将低保真(Lo-Fi)美学带入主流。
Post-Rock/Experimental
在90年代兴起的深受电声器乐摇滚影响的实验摇滚运动中,后摇滚无疑是占有统治地位的音乐类型。后摇滚音乐中集结了一大堆实验流派-Krauft-Rock、氛围音乐(Ambient)、激进摇滚(Progressive Rock)、space rock、math rock、tape music、简约古典(minimalist classical)、British IDM, jazz (both avant-garde and cool), 和 dub reggae,一句话简言之就是:音乐大部分架构在摇滚音乐上,但是它实质上不是摇滚音乐。
后摇滚给听众的音乐感受是与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乐激励情感是完全相反的,它的音乐富于使人催眠和声响低沉单调(尤见于一些以吉他为主的乐队),即使相对亮色的音乐也使人感到镇定和醒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后摇滚当初就是反对摇滚的一种回应,尤其是当主流乐界对另类音乐的同化后更加如此,很多后摇滚乐队是在一个相同的意识下建立起来的,这种意识就是:摇滚乐已经丧失了自身的真正的反叛意识,并且很难从自身的陈旧模式和空洞姿态的窠穴中自拔。所以后摇滚拒绝一切与传统摇滚乐相关的东西。
后摇滚音乐着力于纯粹声响和音色远甚于对旋律和歌曲结构的沉迷,其大部分作品倾向于器乐,即使作品中有人声出现,也仅仅是作为整体音乐效果的一种附属。
后摇滚音乐基架的建立是在1991年两部竭然不同的里程碑作品的发表:Talk Talk乐队的《Laughing Stock》和Slint乐队的《Spiderland》。《Laughing Stock》是Talk Talk乐队从合成器流行乐转型后的顶峰之作,其音乐是对情境音乐(Ambient)、爵士乐(Jazz)以及简约室内乐(Minimalist Chamber Music)进行情绪化的、精巧的融合;而《Spiderland》的音乐则是充满深思的、bass-driven grooves、喃喃的诗化歌词、晦涩的结构以及极度的音量切换。这两部作品对很多后来的后摇滚乐队都产生过影响。
后摇滚一词则是由评论家所创造的。Post Rock一词最初是由Simon Reynolds在描述Bark Psychosis受到Talk Talk乐队影响的氛围音乐实验时使用,结果该词被应用于称呼那些不曾归类的从勇于打破既定传统的乐队(如Gastr del Sol, Cul de Sac, Main)到像Stereolab, Laika和the Sea and Cake这样的Indie Rock乐队(注:这其中不包括Slint乐队的仿效者)。后摇滚被公众承认是在来自芝加哥的Tortoise乐队1996年发表的第二张专辑《Millions Now Living Will Never Die》之后,这部作品也许是后摇滚各种实验元素所达到的最极至的融合。这样,后摇滚瞬间就为评论界提供了区分各种此类型下不同乐队(艺人)及其前辈们的方法,之后后摇滚迅速成为了同时代的独立摇滚(Indie Rock)的堂兄弟,集中在Thrill Jockey, Kranky, Drag City, 和Too Pure这些厂牌之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90年代末,后摇滚获得了千篇一律的名声,一些人发现这种音乐缺乏感情令人生厌,另一些人认为后摇滚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进融合而变得众所周知,这其中部分原因应归咎于许多后摇滚乐队在他们的最初音乐理念上甚少变化。然而即使在这种倒退的情况下,新一轮的乐队(the Dirty Three, Rachel's,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Sigur Ros)以其独特的声音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赞许,暗示着后摇滚这种音乐类型毕竟还未走到尽头。
Neo-Psychedelia
新迷幻包括了从朋克乐末期直到现在的一大批乐队,这些乐队的音乐均受到60年代迷幻乐的影响。不论他们的音乐是师从于像Beatles和早期Pink Floyd那样的迷幻流行乐、还是源于Byrds的吉他摇滚、甚或是扭曲的音响实验,这些乐队无一例外地都把迷幻药剂作为一种音乐灵感唤起的源泉,以此创造出不同寻常的声音。
一些新迷幻乐队的确是好吸毒的,而其他的乐队只是将毒品作为他们怪异歌词和出格外表的一种合理的补足。新迷幻音乐时而也能打入主流流行乐圈,如Prince的80年代中期的作品以及Lenny Kravitz的90年代的作品。但是大多数的情况是这些新迷幻乐队活跃在另类(Alternative)和独立摇滚(Indie Rock)圈中。
新迷幻最初是在70年代末英国后朋克运动中出现,那时主要的乐队是the Teardrop Explodes、Echo & the Bunnymen和the Soft Boys。除了80年代早期的Paisley Underground和90年代末期的Elephant 6 collective这样的新迷幻集中运动外,大部分后来的新迷幻乐队都来自于互相孤立的地区,而不是从诸如以上的音乐运动中产生。在这些后来的新迷幻乐队中比较著名的有:音乐空幻梦想的澳大利亚乐队The Church;由Nick Saloman领衔的Bevis Frond,他们把旋律化的诗歌创作和大音量的三重唱结合在一起;低调昏沉、毒雾阴霾的Space 3;诡异离奇的校园摇滚(College Rock)乐队Robyn Hitchcock;全然古怪的Mercury Rev和the Flaming Lips以及折衷的BritPop乐队Super Furry Animals。
Noise-Rock
Noise Rock派生于朋克摇滚,尤其是指那些用令人耳眩纷乱的电吉他声来表达年轻人焦虑和自负的朋克音乐。Noise Rock就像它的前辈“无浪潮”(No Wave)一样,其目的就是要让音乐更加碾磨化并以此达到一种滑稽讽刺效果或是表明一种立场、声明,而其音乐则总是诉诸于纯粹的声响能量。
尽管大部分Noise Rock乐队的音乐注意力是集中在由电吉他失真所产生的脱粒般的声响(有时这些乐队也会使用一些电子仪器来作为打击乐器或是增强音乐整体的不谐和),但仍有部分乐队更加关注于声响和歌曲结构的融合,如先驱乐队Sonic Youth当把音乐的富于旋律和其单调低沉的噪音相结合时,无疑将Noise Rock带入了更为宽广的另类音乐听众中。
Sonic Youth带来了一群模仿者,但这其中并不是所有的乐队音乐都像它,如80年代的The Swan和Big Black的音乐就有更为黑暗、阴森的倾向,而当时的Touch&Go厂牌在80年代末成为这种风格的音乐的中心;再如90年代Noise Rock衍生出一些戏剧性的分支类型,这些分支经常会被诸如“邋遢摇滚”(scuzz-rock)这样的词汇所形容,这种风格的音乐是用吉他噪音营造出一种肮脏、颓废、令人厌恶的声场(如Royal Trux, Pussy Galore, the Dwarves和 the Butthole Surfers)。
Emo
Ambient Pop
Indie Electronic
Space Rock
Chamber Pop
Shibuya-Kei
Experimental Rock
补充部分
Riot Grrrl
90年代早期Indie Rock运动出现了宣扬女权主义的朋克音乐,而Riot Grrrl则是它的一个直言不讳、颇具煽动性的分支,在当初的运动开始谈出后,Riot Grrrl所激发的一种亚文化却能够延续至今。
Riot Grrrl这种音乐实际上是个人的精神宣泄和政治的激进主义的混合,尽管其中大多数的音乐关注都源于后者。Riot Grrrl音乐所具的磨蚀性出于几方面的意图:它保证了这种非合作态度的音乐永不能达到像另类摇滚音乐过渡主流的成功(发行Riot Grrrl音乐唱片最多的厂牌就叫做Kill Rock Stars);它向女人(和女性音乐家)一直是温顺的、过渡敏感的和颇具相思情的老套形象发起挑战;它找到了在噪声之下的一种强力的、极具表现力的工具。
对多数Riot Grrrl乐队来说,拿起吉他并作出狂欢似的纷乱尖叫声响不仅仅是出于娱乐,更多地是一种解放的表现。对于门外汉们,Riot Grrrl的音乐价值可能是高度捉摸不定的,但是对于那些乐迷们来说,这种音乐所代表的东西远比音乐本身来得更加重要(这是可以证实的)。
Riot Grrrl运动大都集中在西雅图、华盛顿区的奥林匹亚;几个例外包括了英国的Huggy Bear,也包括了像Babes In Toyland和L7这样的几支Grunge乐队,这些乐队符合Riot Grrrl音乐的精神,但是在意识形态上却与这种音乐无关。这次运动主要地植根于朋克的DIY精神和抗议的传统,但是从直接触发这场运动的角度看,Joan Jett无疑是以其简单形式、朋克风格的硬摇滚、自信的sexuality和独立的商业意识在其中扮演了诸多角色。Riot Grrrl音乐的出现正值女性在另类摇滚乐中大展才能之时,因此结果这个词经常被误用在那些其实更加接近另类摇滚的音乐现象的媒体统计中,而且诸如Hole和PJ Harvey这些另类摇滚乐队(手)也被当作为Riot Grrrl乐队(手)。其实真正的Riot Grrrl乐队是:Bratmobile、7 Years Bitch、同性恋乐队Team Dresch和居于整个Riot Grrrl中心的Kathleen Hanna领衔的Bikini Kill,这些乐队无一得到过普遍的接受。由于多数Riot Grrrl乐队并不多产,因此运动初期的那种激情闪现在几年后便消失了,但是Riot Grrrl在独立文化领域中却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起初的那些乐队激发了无数的女权运动者们,并且这些乐队是被看作是一种象征和典范。
Kathleen Hanna继续和不同的音乐人合作录制唱片,同时,老将Sleater-Kinney乐队在几年后颇受争议地成为受尊敬的Indie Stars,这得归功于是他们的能力将Riot Grrrl的激情和理念融入到他们的歌曲和错综复杂的乐器演奏技巧中。
Math Rock
Math Rock和后摇滚(Post Rock)有点沾亲带故,更为人熟知的是其作为Indie-Rock风格,它和Indie-Rock有着相近的音乐取向。在Post-Rock有着明显的爵士乐影响的地方,Math Rock则就如同是一枚硬币的反面-它的音乐显得浓厚而复杂,同时充满着艰涩的time signatures和intertwining phrases。而且,这种音乐比后摇滚要更为摇滚一些,因为它通常是由以吉他为主乐器的小乐队演绎。
Math Rock在9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那时,像Polvo和Chavez这些乐队在大学校园的独立摇滚乐人中有少数专注于这种音乐的追随者。
Twee Pop&C-86
Twee Pop可能最适合被比作泡泡糖独立摇滚乐-它的音乐有着DIY的精神,但是又蔑视朋克乐的传统惯例,然而它有着一种自摇滚乐诞生之日起未曾所见和所听到的直率天真。
Twee Pop的产生要追溯到1986年,当年英国周刊NME出版了一盘被称为C-86的磁带,这盘磁带中包括了如下的乐队:McCarthy、The Wedding Present、Primal Scream、The Pastels和the Bodines,这些乐队都受到了the Smiths乐队的噪音吉他流行乐、the Ramones的三和弦的影响,在音乐情感上则吸收了女子组合中的那种怀旧而甜蜜的忧愁。C-86后来又被英国的出版界称为“Anorak Pop”和“Shambling”,它本身作为一场音乐运动是短暂的,但是它影响了后来的大洋两岸的大批乐队,这些乐队专注于音乐上的直率、真诚,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使得Twee Pop成为了世界性的音乐标签,此时这种音乐的特点包括:男女和声、寄情相思的歌词、颇具感染力的旋律和简单不矫揉造作的演奏。
在英国,Twee Pop的中心许多年以来直到现今仍是具有传奇色彩的Sarah厂牌,旗下的乐队包括the Field Mice、Heavenly和the orchids;在Sarah被转让后,它的创始人又建立了新的厂牌Shinkansen。在美国,Twee Pop集中在华盛顿区的奥林匹亚,那里是K厂牌的所在地,这个厂牌是由Beat Happening乐队的Calvin Johnson所拥有。
Emo
Emo最初是从Hardcore Punk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有着艺术家气派的音乐,但在1990年代末它成为地下摇滚的一支重要力量,投合了当时的朋克和独立摇滚乐手。一些Emo音乐是倾向于激进一边,其作品中充满了复杂的吉他弹奏、非传统的歌曲结构、艺术家气派的噪音和极端的乐器演奏位置的变化;还有一些Emo音乐和朋克流行乐更加接近,尽管它仍显得有一些难以理解。Emo的歌词是非常个人化的,通常不是恣意幻想的诗句便是个人的忏悔。
尽管Emo确实较少男子气,但它仍是Hardcore作为追求真实和反商业主义的嫡系后代;Emo音乐确信商业倾向的音乐太过虚假和造作以至于不能表达任何真实的情感。由于Emo的理念是真实、深切可触及的情感而反对理性的分析,因此它倾向于音乐中的过多的应用较之以往更强的音高和释放,但最好的Emo音乐作品中会有一种彻底的力量使之同时具备内容性、挑战性和私密性。
Emo的根基是由Husker Du的1984年的里程碑专辑Zen Arcade所奠定,这使得当时的Hardcore乐队从此可以涉及更为私密的个人主题和写出更和谐并技术苛求的歌曲。Emo出现于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就在产生Minor Threat和Bad Brains乐队的Hardcore音乐运动残留不久之后。
Emo(有时会被加长到“Emocor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描述那些在咆哮的激昂演说式的音乐之上有着富于表现力的人声的Hardcore乐队;第一支真正的Emo乐队是Rites Of Spring,接下来的便是Minor Threat的歌手Ian MacKaye的短暂乐队Embrace。MacKaye的Dischord厂牌成为特区正崛起的Emo音乐现象的中心,当时的Rites Of Spring、Dog Nasty、Nation Of Ulysses都正发行着自己的作品,并且MacKaye自己还和Rites Of Spring、Fugazi的成员进行合作。Fugazi成为权威的早期Emo乐队,它的音乐扩及到另类的摇滚听众并开始迫切要求他们同样有着坚决的不妥协的反商业态度。除了Dischord厂牌相对稳定些,早期的大部分Emo乐队都是处于地下状态,经常是临时的短暂乐队进行录音并且只能由小厂牌制作为数不多的乙烯唱片;一些歌手在舞台表演时作品高潮处真是哭了,这招致了Hardcore正统乐队的嘲笑。
尽管有Fugazi这样的乐队,但是Emo一直未能打破自身的窘境直到1990年代中期Sunny Day Real Estate(SDRE)乐队的出现,它的早期作品在很多方面定义了该种音乐风格。结合Fugazi的粗糙吉他和西雅图的Grunge、径直指向Pro-Rock并有着低吟人声的SDRE促发了数以千计将生动旋律和内省神秘主义结合一起的效仿者,在这新一代中,有些乐队直接可以和扭曲、令人生厌的内省等同,并且还有Weezer的Pinkerton这样的Punk-Pop专辑。当个别艺人(包括Quicksand和Drive Like Jehu)继续在Fugazi以往创新之上前进时,其它大多数1990年代的Emo乐队都是Fugazi、Sunny Day Real Estate、Weezer的结合。像the Promise Ring、the Get Up Kids、Braid、Texas Is the Reason、Jimmy Eat World、Joan of Arc和Jets to Brazil这样的乐队在Indie Rock界中获得了忠实的追随者,这使得Emo在千年回合之时成为一种更为流行的地下摇滚音乐类型。
Ambient Pop
Ambient Pop从其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来自于两个明显不同的音乐风格-当其音乐进行在传统流行乐的架构之上时,它的电子成分和氛围却显示出Ambient中的那种催眠冥想的品质。尽管Ambient Pop的音乐是很少具研磨性的,但是受到Krautrock的Lock-Groover式的旋律的影响很明显。原本Ambient Pop是在Shoegazer运动中出现的Dream Pop音乐的一个延伸,尽管从大部分看乐器仍继续定义着这种声音,但是由于其吸取了包括采样等当今的电子音乐手法使得它和前辈们明显区别开来。
Space Rock
Space Rock这个词最早得追溯到70年代,那时是用来形容那些有着太空幻游味道的像Pink Floyd和Hawkwind这样的乐队。然而如今Space Rock是指新一代的另类/独立乐队,这些乐队从迷幻摇滚、环境(氛围)音乐中吸取音乐养分,而且经常还会受到实验和前卫音乐的影响。
Space Rock是那种几乎总是缓慢、催眠和非现实的;它尤其喜欢在传统歌曲结构上进行冗长、扰乱心绪的声响探险;它的人声有时就如同是闪烁器乐质地的附着。
有些Space Rock乐队确实是以毒品来促发灵感,以此来给这种音乐带来令人麻醉的风格效果:沉重地混响的吉他声浪、极简的打击乐以及轻微的没精打采的人声。Space Rock的最显然的前辈当属Prog-Rock,但是在其后的发展中,它也从Krautrock、古典简约和The Jesus & Mary Chain风格的Noise Pop中吸取过灵感。
最初的第一支Space Rock乐队是英国的极度低沉的极简主义团体Spacemen 3,它的臭名昭著的“Taking Drugs To Make Music To Take Drugs To”信条影响了随其后来的大多数乐队。在参与到英国的Shoegazer运动中的有些乐队是和Spaced Rock是有关系的,尤其是The Verve的早期作品,还有大多数的实验团体(如My Bloody Valentine)影响了Space Rock的复兴。
1991年,Spacemen 3分裂为两个团体:Spectrum和Spiritualized,后者背离了原来乐队的音乐取向,并将Space Rock的声音充实到奢华、亲切有着管弦乐编曲的作品中,这使得Spiritualized成为这种音乐风格的最流行的团体。在接下来的多数Space Rock艺人或团体要么是极简取向,要么反之,偶尔也会混合进Post-Rock(Flying Saucer Attack、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和Indie Pop(Quickspace)的音乐元素。
Chamber Pop
Chamber Pop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对1990年代另类音乐群落中的Lo-Fi美学的统治地位所作的回应,它从包括Brian Wilson、Burt Bacharach以及Lee Hazlewood的豪华管弦乐演奏作品中吸取养分。Chamber Pop部分灵感来自于驰放音乐,但是完全没有讽刺和庸俗在里面,它给予音乐的旋律和制作以一种全新的关注,如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层次、有着丰富质地的管弦和号角的华丽歌曲。Chamber Pop始终实际上是否认了Grunge、Electronica和其它同时期的音乐运动的存在。
Shibuya-Kei
Shibuya-Kei是对日本流行音乐现象的称呼,这种音乐爆发于东京西部的极具时尚的Shibuya购物区,这个地区可以说是汇集了世界上一些最时尚的货源充足的唱片店和服装店。
如果照字面意义去了解Shibuya-kei,那么Shibuya风格是指那些从消费文化中涌现出来的志趣相投的流行音乐艺人,这些年轻的日本人都是在西方流行乐输出下的不断的和令人惊讶的折中主义文化中成长的,其结果就是影像和声幻的空前碰撞,其中出现的带头团体Pizzicato 5的音乐就体现了从Burt Bacharach的奢华驰放音乐到城市Hip Hop乐的活力节奏对其产生的全然不同的影响。如果从这种音乐的外在来看,Shibuya-Kei是从现代东方社会景镜中折射成的一流的西方流行乐,其音乐中蕴含了很多的剪切、粘贴技巧,并用新式的令人激赏的方式作出全新的作品。
Shibuya-Kei也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流行音乐:其音乐视角往往是那些女子组合所从未停止关注的生活甜蜜和天性直率,这种视角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但是它从未脱离于自身的真实。
贯穿并普遍深入在日本文化的复杂的性元素对这种音乐也有许多启迪,并且音乐中的年轻的天真一直就是其令人钟爱的关键因素。
Experimental Rock
实验摇滚就如同其名字所示的,这是一种能够在音乐上锐意进取的音乐类型,它远远脱离于以往传统流行乐所具有的诸多特性,其中最典型的比如实验摇滚就直接反对标准的“独唱-合唱-独唱”(verse-chorus-verse)的音乐编排。由于实验摇滚的整个目的就是充分释放灵感和进行创新,因此在其中没有硬性的不变的教条,但是它还是具有一些独具的特征:即兴的表演、前卫音乐的影响、音乐中使用各种仪器、晦涩的歌词(或是根本没有歌词)、奇异的作曲结构和节奏,还有就是其潜在的对商业倾向的拒绝。
附:推荐的 Indie 唱片
Artist Album Style
Aimee Mann Whatever(1993)
Bachelor No. 2(2000) Singer/Songwriter
The Prom Under the Same Stars(2002) Chamber Pop, Indie Pop
Lili Haydn Lili(1997) Folk
Kevin Tihista's Red Terror Don't Breathe a Word(2001)
Judo(2002) Indie Rock, Chamber Pop
Devine & Statton The Prince Of Wales
Matt Pond PA The Green Fury
Club 8
Canyon Empty Rooms
The Be Good Tanyas Chinatown (2003)
Camper Van Beethoven Our Beloved Revolutionary Sweetheart
Of Montreal The Bedside Drama
Damien Rice O
The Green Pajamas Narcotic Kisses
The Magnetic Fields 69 Love Songs
Auburn Lull Alone I Adore
Cranes Forever
Hayden Skyscraper National Park
The Lonesome organist Cavalcade
Halifax Pier Put Your Gloves on and Wave
The Delgados Great Eastern
Elysian Fields Bleed Your Cedar
Queen Of The Meadow
Wild Colonials Fruit Of Life(1994)
Thalia Zedek Been Here and Gone
Devics My Beautiful Sinking Ship
Macha See It Another Way (1999)
Saturday Looks Good To Me All Our Summer Songs
Drugstore Songs For The Jet Set(2001)
Dusty Trails Dusty Trails (2000)
The Black Heart Procession 2
Softies It's Love
Moose XYZ
Shannon Wright
Skyray Mind Lagoons
Momus The Little Red Songbook
Curve
Snowglobe Our Land Brains
Folksongs For The Afterlife Put Danger Back In Your Life
16 Horsepower Low Estate
Landing Seasons
Mary Timony The Golden Dove
Future Bible Heroes Memories of Love
M.Ward
Ms John Soda No P. or D
Gorky's Zygotic Mynci How I Long to Feel That Summer in My Heart
Nina Nastasia The Blackened Air
Richard Hawley Late Night Final
Crooked Fingers Red Devil Dawn
Heidi Berry Heidi Berry
Starflyer 59 Everybody Makes Mistakes
Color Filter I Often Think In Music
The Bear Quartet Moby Dick
Ivy Apartment Life
Tommy Guerrero A Little Bit Of Something
Combustible Edison I Swinger
Maximilian Hecker Rose
Hope Sandoval & The Warm Inventions Bavarian Fruit Bread
Sodastream The Hill For Company
Firewater The Man On The Burning Tightrope
The Field Mice Where'd You Learn To Kiss That Way
Blanket Music Move (2002)
Hem Rabbit Songs (2001)
Martin Tielli We Didn't Even Suspect He Was The Poppy Salesman
John Vanderslice The Life And Death Of An American Fourtracker
Rilo Kiley The Execution Of All Things
The Essex Green Everything Is Green
Trembling Blue Stars Alive To Every Smile
Laika Sounds Of The Satellites(1997)
Ghost Snuffbox Immanence
Ai Phoenix Film
Tram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Monster Movie Last Night Something Happened
The Zephyrs
Brendan Perry Eye Of The Hunter
The Handsome Family Through The Trees(1998)
Ida
The Golden Palominos This Is How It Feels (with Lori Carson)
Christine Fellows The Last One Standing
Her Space Holiday Manic Expressive(2001)
Airliner The Last Days Of August
The Books Thought For Food
The Gentle Waves The Green Fields Of Foreverland
Ed Harcourt Here Be Monsters
Azure Ray Burn & Shine
The Aislers Set How I Learned To Write Backwards
Aroah No Podemos Ser Amigos (2002)
Iron & Wine Creek Drank the Cradle
Buffseeds The Picture Show
The Walkmen Everyone Who Pretended To Like Me Is Gone(2002)
The 6th's Wasps' Nests
American Music Club Everclear
Brokeback Looks At The Bird(2003)
Japancakes If I Could See Dallas
Danielson Famile Fetch The Compass Kids
The Bevis Frond
The Sounds Living In America (2003)
Phaser Sway (2003)
The Busy Signals Baby's First Beats(2000)
Britta Phillips & Dean Wareham L' Awentura
Plone For Beginner Piano
Neko Case Blacklisted
Radar Bros And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Petracovich Blue Cotton Skin
Pernice Brothers Overcome By Happiness
Cerys Matthews Cockahoop [2003]
The Lightening Seeds Like You Do...Best Of The Lightning Seeds
Ulrich Schnauss Far Away Trains Passing By
The Tiger Lillies
The Czars Before...But Longer
The Hope Blister Smile's Ok(1998)
Creeper Lagoon Take Back The Universe And Give Me Yesterday
Air Miami Me. Me. Me
Bleu Redhead
Jeremy Enigk Return Of The Frog Queen
Plush Fed(2002)
The Cooper Temple Clause See Through This And Leave (2002)
Piano Magic Seasonally Affective(2001)
Julee Cruise Floating Into The Night
Citra Super Spring Ep
Icebreaker International Into Forever
Sahara Hotnights Cmon Lets Pretend
Unrest Isabel Bishop Ep
Chris Barth Loving Off The Land
The High Llamas Cold And Bouncy
Self Gizmodgery
The Starvations Get Well Soon
New Amsterdams Never You Mind (2000)
The Franciscan Hobbies Masks And Meanings (2003)
The Family Of Apolistic
Butterfly Child Onomatopoeia
Mark Eitzel
Lilium
The Birdtree orchards & Caravans
Picastro Red Your Blues
Brookville Wonderfully Nothing
Breathless The Glass Bead Game
Lowlights Lowlights
Howe Gelb Confluence (2001)
Long Fin Killie Houdini(1995)
Misty Dixon Iced To Mode (2003)
Six organs Of Admittance Dark Noontide
Drunk
Royal City Alone At The Microphone
Willard Grant Conspiracy Regard The End
Tracker Polk
Denim Denim On Ice
Fontaine Toup Tiger Banana
Stephen Duffy
Cerberus Shoal
Tami Hart
※Indie:是Independent的缩写,指的是艺人所属的唱片公司是Independent Label(独立公司),并不像全球五大唱片公司(WEA、POLYGRAM、EMI、CBS←后来的SONY、BMG)有极为庞大的发行网,可以为歌手作造型、宣传活动等整体设计,由于Major(即五大唱片公司系统)可以为艺人提供最好的录音师、伴奏者等客观环境,定完整的行销计画,因此往往具有能将一个平凡人塑造成大明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以商业利益为考虑下,大唱片公司旗下的好艺人往往被迫牺牲一些理想与执着。这也就是死硬派摇滚爱好者唾弃Major的商业色彩浓厚,而拥护一些可以让艺人自己制作,依自己理想去出专辑而又不作很多商业宣传的Indie唱片公司。目前英、美拥护Indie的音乐最力的大杂志,分别是英国的New Musical Express(NME)、SOUNDS、Record Mirror等,美国则为SPIN、Option(纯Indie)、Catalogue(纯Indie)及纽约地区性但颇受重视的The Big Takeover等。Indie音乐主要拥护者多为大学生与知识分子,美国主流摇滚龙头杂志Rolling Stone自1985年后开始刊登大学校园专辑榜(College Albums),上榜者多为Indie作品,可为证明。
如果拿出一张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末20世纪初)的唱片,我们会比较容易判断出一些典型的音乐风格,如metal、Punk、Country、Folk、Dark Wave、New Age、World、Electronic等等,因为这些音乐风格的音乐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各自特点也很分明,但是如果这张唱片并不是以上这些分明的音乐风格,那么它很有可能就是Indie Rock。
Indie Rock脱胎于80年代的地下音乐和另类音乐,盛行于90年代至今,其所崇尚的DIY精神直接源自Punk,但是其音乐取向却又杂糅各家,因此衍生出不少不同或是迥异的分支类型,所以你仅仅知道是Indie还不行,因为这个词说明不了任何音乐上的东西,也就是说你从这个词得不到确切的音乐感觉,所以你或许还要了解什么是Dream Pop、Chamber Pop、Sadcore、Slowcore、Indie Pop等等,知道这些以后或许你还会有问题,如为什么有的Indie Rock同时还会是Post Rock、Experimental、Neo-Psychedelia、Shoegazing、Lo-Fi这样一些风格,如果再深入,你就会发现这些风格和Indie Rock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了,对于Indie的纵向横向你都有所见解后,你的眼前就会呈现出一幅90年代后的摇滚图景,或许还比较模糊,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其他音乐年代和90年代的关系,不要紧!对于音乐你只要窥其一角就已足够你去花时间了,当然我们仍然需要适时地拓宽自己的听乐范围。
以上纯属个人己见。以下是一些从AMG拿来的相关介绍文章,当然都是和Indie有关的,AMG对于Indie的有关介绍还是不错的,结合你之所听,你会渐渐把握住这种音乐类型的特点。
最后要说的是听音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要有特立独行的态度,这也是Indie的精髓所在。
Indie Introduction第一部分 Indie简单介绍
Indie的称呼取自“independent”一词,被用在那些在音乐上坚持DIY(Do It Yourself)精神的乐队以及那些低预算的小厂牌所推出的唱片。尽管最大的Indie厂牌会与主流厂牌有销售方面的交易,但是这些Indie厂牌的对于音乐的Decision-Making还是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那些不为主流听众所知的音响、乐感或是其他的富有情感的主题,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推出的这些音乐也许并不会带来和其音乐品味成正比的收益(即使是Indie厂牌其实也想在商业上能够坚持,并不是为了音乐而全然放弃商业,这里可以看出Indie是一个相对的称呼)。
Indie Rock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地下音乐(American Undergroud)和80年代的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在当Nirvana步入主流后,这些American Undergroud 、Alternative Rock即行分化,一部分跟随着Nirvana进入主流(同时也宣告整个Alternative Rock步入主流),而另一部分未能进入主流或是坚持独立姿态的则便是Indie Rock,正因为Alternative已为主流,而这些乐队所持的独立姿态,因此其称呼上就由Alternative而为Indie。Indie Rock是对Nirvana步入主流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的回应,这种现象就是并不是所有的Alternative乐队成功过渡为主流抑或是这些乐队原本就不想。
但是你不能说所有的Indie Rock都不商业,比如当Indie Rock借助Punk而实现其商业化(这些乐队风格好像叫做朋克复兴“Punk Revival”)时,你就不要认真地去介意它是Indie还是主流。其实公认观点一直就认为Indie Rock从就不会改变它的音乐取向而迎合主流听众,也就不可能成为主流听众的首选。这其中的原因也是Indie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如主流听众一直就认为这样的音乐:太古怪和无知(too whimsical and innocent)、太不可思议(too weird)、太敏感和太忧郁(too sensitive and melancholy)、太轻柔和太脆弱(too soft and delicate)、太空幻和太令人催眠(too dreamy and hypnotic)、太个人化和歌词的潜在启示(too personal and intimately revealing in its lyrics)、在制作上太低质和太低预算(too Lo-Fi and low-budget),在旋律和吉他Riff上太有棱有角(too angular in its melodies and riffs)以至于形成更所的分支,就拿吉他噪音来说就有好几种不同风格(Sonic Youth/Dinosaur Jr./Pixies/Jesus & Mary Chain-style)。
进入90年代以后,Indie Rock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分支(比较为人熟知的有indie pop, dream pop, noise-pop, lo-fi, math rock, post-rock, space rock, sadcore, and emo),所有的这些Indie乐队正是构建当今美国地下音乐的中坚力量。
第二部分 Indie Rock各分支(纵向)Indie Pop
你可以把Indie Pop看作是一种更有旋律、更少吵杂以及更少焦虑的Indie Rock类型,它所折射的是地下音乐柔和、唯美的一面。Indie Pop的音乐更着重于声音的融洽、音乐的编排以及歌词的创作。在从Chamber Pop华美的管弦乐编曲到Twee Pop的简单直率中,Indie Pop所包含的一切,其焦点或者说这种音乐的侧重点一如都是歌曲多于声响。
尽管Indie Pop和Indie Rock都信奉朋克的D.I.Y(Do It Yourself)精神,但是前者反对朋克的虚无主义态度以及音乐上的声音碾磨处理。
Noise Pop
作为另类/独立摇滚的一个分支,Noise Pop顾名思义就是有一些吉他回馈、音调不谐和声音磨损包装风格的流行音乐。它占据了介于Bubblegum(<美俚>泡泡糖摇滚舞曲)和avant-garde(前卫音乐)的中点,是传统流行乐创作手法和略富攻击性的白色噪音(White Noise:用以掩盖令人心烦的杂音)的碰撞结果。
当Noise Pop的旋律飘忽于涡旋吉他所营造的声场中时,其音乐经常会给人一种朦胧、麻醉和催眠的感觉,当然Noise Pop可以是欢快活泼的,也可以是棱角分明、富有挑战性的。
最早期的Noise Pop植根于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诸如回馈、失真等音乐实验,然而更被公众认同的Noise Pop起源乐队是美国另类摇滚乐队Sonic Youth和Dinosaur Jr.,是他们将摇滚乐构架与粗重的吉他失真融合在了一起。第一支正规意义上的Noise Pop乐队则是the Jesus & Mary Chain,它以1986年的首张唱片Psychocandy崛起于地下,几乎同一时期还诞生了可以说是最多产和最具生命力的Noise Pop乐队Ya La Tengo,其首张专辑也于此时推出。
在80年代末,Noise Pop引发了英伦的Shoegazing(自赏)运动,自赏音乐更加内省,其旋律更加脆弱。在90年代,Noise Pop仍继续对Indie Rock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Slowcore
Slowcore实在是以其音乐缓如蜗牛的速度而著称,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始终给人一种游离、徘徊、缓慢推进的感觉,所有这些还都被乐器营造的厚重、昏暗的声场所笼罩。尽管Slowcore有时会与类同的Sadcore纠缠不清,但是基本上Slowcore的音乐更加注重音乐多于注重抒情。
Sadcore
基本上Sadcore是另类/独立摇滚的一个分支。Sadcore音乐是柔缓、脆弱和感人肺腑的,通常由失望的情感所激发并且也会使听者感到一种伤感、失落。Sadcore的音乐都会集中在一些难忍的悲伤、失落、心碎等情感主题上,其自身则毅然决然地低调:作为Singer/Songwriter风格标志的Acoustic Guitar在这里被赋予全新内涵,然而Sadcore的音乐并不会去营造一些黑暗声场下的不和谐或是强烈的音效。像American Music Club和Red House Painter这样的Sadcore乐队将他们痛苦和悲伤的情感融入其音乐之中,给人一种冷艳的凄美,一种很适合深夜独自聆听的音乐。
Dream Pop
梦幻流行乐是一种更讲求氛围的另类摇滚类型,在音乐上声响和旋律并重。这种音乐的特点是经常会有如呼吸般的主音并配以随之漂移的吉他或是合成器所营造的氛围音场。Cocteau Twins以他们的那种几近无法辨认的主音和缥缈的音场被认为是Dream Pop音乐的典型,然而Dream Pop亦包括了一些其他不同的体裁分支,如还包括了像Galaxie 500这样的后Velvet Undergroud吉他摇滚风格,还有My Blood Vatentine似的声响回馈风格,但不管怎样Dream Pop的音乐很注重音乐给人的声响质感,而这种效果往往是用独具特点的器乐和主音来达到。
Post-Punk
1977年的朋克革命后,很多乐队应运而生。这些乐队都是被朋克的独立精神所激励,当然也包括了朋克原始粗糙的声响。但是这些乐队不是简单地去重复像Sex Pistols乐队那样的音乐,他们将音乐的触角延伸至更为实验的领域,从诸如Roxy Music、David Bowie以及T.Rex这样的乐队音乐中汲取养分融入自己的朋克音乐中,这些乐队即是我们所说的后朋克。
这些乐队音乐的共同点是反传统文化精神和蔑视、颠覆既定的摇滚传统,很多这样的乐队(如Joy Division或是The Cure)都采用电子合成器和吉他营造出黑暗阴冷的音场,还有一些乐队虽然采用相对较轻缓的音乐处理,但是他们的歌词和音乐则完全推翻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乐结构而凸显失衡。
后朋克乐队最终在80年代转变为另类音乐。
Alternative Pop/Rock
另类音乐原本泛指那些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出现的后朋克(Post Punk)乐队。尽管另类音乐有多种音乐类型,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全都游离于主流(mainstream)之外。
从某些方面来说,以Nirvana乐队在1991年的成功为分界点可将另类音乐分为两拨:一拨是80年代的另类乐队,这些乐队当时都是在一些独立音乐厂牌下,即使有些乐队在主流厂牌下,但是他们往往得不到与公司其他主流乐队同样的支持,整个80年代的另类音乐包含广泛,如jangle pop, post-hardcore punk, funk metal, punk pop, and experimental rock等;另一拨则是在Nirvana步入主流后,以上所说的各种另类音乐类型之间的界限便越发模糊,其原因就是此时的另类音乐已经是主流市场的一部分了(既然是主流了就无必要再细分各种类型),这其中的Hard Rock和有朋克根源的乐队甚至比那些在80年代末期独领风骚的偏流行的另类音乐还要商业化,这时的另类音乐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非主流意义。90年代后大部分的实验摇滚乐队被归入到Indie Rock。
Grunge
由于在音乐上采用源于the Stooges 和 Black Sabbath这样乐队的泥泞黑暗的声响,Grunge实际上是重金属(Heavey Mental)和朋克(Punk)的混血儿。尽管Grunge音乐的吉他弹奏直接师自70年代早期的金属乐,但是Grunge的美学却与金属乐相去甚远。Grunge音乐所具有的激情宣泄和音乐抨击来自于朋克,尤其是受到80年代早期美国硬核(Hardcore)音乐独立思想的影响。
第一批Grunge乐队(Green River, Mudhoney, Soundgarden)音乐上要比第二批(以Nirvana为代表)的要重,第二批乐队则更富旋律而且他们在吉他弹奏上采用明显的stop-start dynamics(这可能是吉他术语),这种易于识别的失真吉他弹奏方法成了该类型音乐的惯用手法。
在Nirvana成功步入主流后,Grunge音乐失去了原有的独立性,成为90年代Hard Rock最为流行的音乐类型。
Shoegazing
自赏(Shoegazing)是指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英伦独立音乐的一个流派,之所以叫做自赏是源于这些乐队的一动不动的舞台表演风格,当这些乐队在舞台上表演时只盯着舞台地板就好比一直盯着自己的鞋子,Shoegazing即自此而得名。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赏就仅仅是从视觉角度进行的定义,它之所以代表一种音乐类型是特指这种音乐的纯粹声响。这种音乐往往带给你的是不可抗拒的喧吵并伴随着长时间低沉单调的吉他回复、扭曲失真的声波和一系列吉他回馈的层叠,人声和旋律消弥于吉他声墙中,营造出一种你完全分辨不出各种乐器音色的音乐冲击。
大部分的自赏乐队的音乐都以My Blood Valentine乐队音乐为模板,My Blood Valetine曾以早期的Ep和第一张专辑《Isn’t Anything》确立了Shoegazing的基本音乐模式,其他诸如Dinosaur Jr., the Jesus & Mary Chain, 和 the Cocteau Twins这些乐队也对此种音乐有主要影响。后来跟进的乐队,像大家熟知的Ride、Lush、Chapterhouse和the Boo Radleys都在固有的音乐模式下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如Ride就加入了60年代迷幻乐元素,而Lush则结合了介于流行乐和Cocteau Twins似的梦幻流行乐(Dream Pop)之间的音乐元素。
没有一支自赏乐队是做动态表演的,而且对媒体采访也不感兴趣,正因这些阻止了这些英国乐队进入重要的美国市场。在这些乐队占据英国音乐媒体和排行榜达3年之久后的1992年,经过美国的Grunge和本国由Suede乐队始作俑者的Britpop这两次浪潮,自赏乐队不再被公众给予关注,有些乐队(如Chapterhouse、Ride)几年内便宣告解散,而另外一些乐队(如the Boo Radleys和Lush)则与时俱进得以延续至今。
Lo-Fi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这段时间里,低保真(Lo-Fi)一词不仅是对某张专辑的录音质量的描述而且本身也代表了一种音乐类型。
在摇滚乐的发展历史中,早期由于录音设备的简陋使得唱片在没有质量保证的情况下被快速而便宜地生产出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早期的摇滚唱片,如60年代的车库摇滚(Garage)以及70年代末的很多朋克摇滚等,都可以贴上低保真(Lo-Fi)的标签。
然而,低保真(Lo-Fi)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家里用四轨录音机来录制音乐的地下独立摇滚乐手(队),这样的音乐大部分出自80年代的美国地下音乐,包括像R.E.M这样的乐队,同时也包括一堆像the Chills和the Clean这样的英国后朋克乐队和新西兰乐队。
通常这些低保真(Lo-Fi)乐队会利用简单的流行和摇滚歌曲或是自由的歌曲结构来达到其音乐中完美的噪音和艺术上的实验主义,即使当这些乐队的作品会保持相对的直接坦率,但是因其音乐录制的低质量、失真以及作品采用倾向于抽象、晦涩的歌词,其结果使得其音乐往往还是很不相同。
最初,这些低保真(Lo-Fi)作品只是以自制的磁带形式进行交易,但是在几个独立音乐厂牌的推动下有所改观,尤其是K Records(由Calvin Johnson经营)旗下的Beat Happening乐队发表了低保真乙烯唱片,同样采取此做法的80年代的几支乐队(如Pussy Galore, Beat Happening, 和Royal Trux)在美国地下音乐圈中获得小部分的追随者。到得1992年,像Sebadoh和Pavement以他们十足噪音和混乱无序的唱片在美国和英国获得了广泛的追随。几年以后,由Liz Phair和Beck对此种音乐进行“改良”后成功地将低保真(Lo-Fi)美学带入主流。
Post-Rock/Experimental
在90年代兴起的深受电声器乐摇滚影响的实验摇滚运动中,后摇滚无疑是占有统治地位的音乐类型。后摇滚音乐中集结了一大堆实验流派-Krauft-Rock、氛围音乐(Ambient)、激进摇滚(Progressive Rock)、space rock、math rock、tape music、简约古典(minimalist classical)、British IDM, jazz (both avant-garde and cool), 和 dub reggae,一句话简言之就是:音乐大部分架构在摇滚音乐上,但是它实质上不是摇滚音乐。
后摇滚给听众的音乐感受是与传统意义上的摇滚乐激励情感是完全相反的,它的音乐富于使人催眠和声响低沉单调(尤见于一些以吉他为主的乐队),即使相对亮色的音乐也使人感到镇定和醒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后摇滚当初就是反对摇滚的一种回应,尤其是当主流乐界对另类音乐的同化后更加如此,很多后摇滚乐队是在一个相同的意识下建立起来的,这种意识就是:摇滚乐已经丧失了自身的真正的反叛意识,并且很难从自身的陈旧模式和空洞姿态的窠穴中自拔。所以后摇滚拒绝一切与传统摇滚乐相关的东西。
后摇滚音乐着力于纯粹声响和音色远甚于对旋律和歌曲结构的沉迷,其大部分作品倾向于器乐,即使作品中有人声出现,也仅仅是作为整体音乐效果的一种附属。
后摇滚音乐基架的建立是在1991年两部竭然不同的里程碑作品的发表:Talk Talk乐队的《Laughing Stock》和Slint乐队的《Spiderland》。《Laughing Stock》是Talk Talk乐队从合成器流行乐转型后的顶峰之作,其音乐是对情境音乐(Ambient)、爵士乐(Jazz)以及简约室内乐(Minimalist Chamber Music)进行情绪化的、精巧的融合;而《Spiderland》的音乐则是充满深思的、bass-driven grooves、喃喃的诗化歌词、晦涩的结构以及极度的音量切换。这两部作品对很多后来的后摇滚乐队都产生过影响。
后摇滚一词则是由评论家所创造的。Post Rock一词最初是由Simon Reynolds在描述Bark Psychosis受到Talk Talk乐队影响的氛围音乐实验时使用,结果该词被应用于称呼那些不曾归类的从勇于打破既定传统的乐队(如Gastr del Sol, Cul de Sac, Main)到像Stereolab, Laika和the Sea and Cake这样的Indie Rock乐队(注:这其中不包括Slint乐队的仿效者)。后摇滚被公众承认是在来自芝加哥的Tortoise乐队1996年发表的第二张专辑《Millions Now Living Will Never Die》之后,这部作品也许是后摇滚各种实验元素所达到的最极至的融合。这样,后摇滚瞬间就为评论界提供了区分各种此类型下不同乐队(艺人)及其前辈们的方法,之后后摇滚迅速成为了同时代的独立摇滚(Indie Rock)的堂兄弟,集中在Thrill Jockey, Kranky, Drag City, 和Too Pure这些厂牌之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90年代末,后摇滚获得了千篇一律的名声,一些人发现这种音乐缺乏感情令人生厌,另一些人认为后摇滚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进融合而变得众所周知,这其中部分原因应归咎于许多后摇滚乐队在他们的最初音乐理念上甚少变化。然而即使在这种倒退的情况下,新一轮的乐队(the Dirty Three, Rachel's,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Sigur Ros)以其独特的声音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赞许,暗示着后摇滚这种音乐类型毕竟还未走到尽头。
Neo-Psychedelia
新迷幻包括了从朋克乐末期直到现在的一大批乐队,这些乐队的音乐均受到60年代迷幻乐的影响。不论他们的音乐是师从于像Beatles和早期Pink Floyd那样的迷幻流行乐、还是源于Byrds的吉他摇滚、甚或是扭曲的音响实验,这些乐队无一例外地都把迷幻药剂作为一种音乐灵感唤起的源泉,以此创造出不同寻常的声音。
一些新迷幻乐队的确是好吸毒的,而其他的乐队只是将毒品作为他们怪异歌词和出格外表的一种合理的补足。新迷幻音乐时而也能打入主流流行乐圈,如Prince的80年代中期的作品以及Lenny Kravitz的90年代的作品。但是大多数的情况是这些新迷幻乐队活跃在另类(Alternative)和独立摇滚(Indie Rock)圈中。
新迷幻最初是在70年代末英国后朋克运动中出现,那时主要的乐队是the Teardrop Explodes、Echo & the Bunnymen和the Soft Boys。除了80年代早期的Paisley Underground和90年代末期的Elephant 6 collective这样的新迷幻集中运动外,大部分后来的新迷幻乐队都来自于互相孤立的地区,而不是从诸如以上的音乐运动中产生。在这些后来的新迷幻乐队中比较著名的有:音乐空幻梦想的澳大利亚乐队The Church;由Nick Saloman领衔的Bevis Frond,他们把旋律化的诗歌创作和大音量的三重唱结合在一起;低调昏沉、毒雾阴霾的Space 3;诡异离奇的校园摇滚(College Rock)乐队Robyn Hitchcock;全然古怪的Mercury Rev和the Flaming Lips以及折衷的BritPop乐队Super Furry Animals。
Noise-Rock
Noise Rock派生于朋克摇滚,尤其是指那些用令人耳眩纷乱的电吉他声来表达年轻人焦虑和自负的朋克音乐。Noise Rock就像它的前辈“无浪潮”(No Wave)一样,其目的就是要让音乐更加碾磨化并以此达到一种滑稽讽刺效果或是表明一种立场、声明,而其音乐则总是诉诸于纯粹的声响能量。
尽管大部分Noise Rock乐队的音乐注意力是集中在由电吉他失真所产生的脱粒般的声响(有时这些乐队也会使用一些电子仪器来作为打击乐器或是增强音乐整体的不谐和),但仍有部分乐队更加关注于声响和歌曲结构的融合,如先驱乐队Sonic Youth当把音乐的富于旋律和其单调低沉的噪音相结合时,无疑将Noise Rock带入了更为宽广的另类音乐听众中。
Sonic Youth带来了一群模仿者,但这其中并不是所有的乐队音乐都像它,如80年代的The Swan和Big Black的音乐就有更为黑暗、阴森的倾向,而当时的Touch&Go厂牌在80年代末成为这种风格的音乐的中心;再如90年代Noise Rock衍生出一些戏剧性的分支类型,这些分支经常会被诸如“邋遢摇滚”(scuzz-rock)这样的词汇所形容,这种风格的音乐是用吉他噪音营造出一种肮脏、颓废、令人厌恶的声场(如Royal Trux, Pussy Galore, the Dwarves和 the Butthole Surfers)。
Emo
Ambient Pop
Indie Electronic
Space Rock
Chamber Pop
Shibuya-Kei
Experimental Rock
补充部分
一、纵向部分
Riot Grrrl
90年代早期Indie Rock运动出现了宣扬女权主义的朋克音乐,而Riot Grrrl则是它的一个直言不讳、颇具煽动性的分支,在当初的运动开始谈出后,Riot Grrrl所激发的一种亚文化却能够延续至今。
Riot Grrrl这种音乐实际上是个人的精神宣泄和政治的激进主义的混合,尽管其中大多数的音乐关注都源于后者。Riot Grrrl音乐所具的磨蚀性出于几方面的意图:它保证了这种非合作态度的音乐永不能达到像另类摇滚音乐过渡主流的成功(发行Riot Grrrl音乐唱片最多的厂牌就叫做Kill Rock Stars);它向女人(和女性音乐家)一直是温顺的、过渡敏感的和颇具相思情的老套形象发起挑战;它找到了在噪声之下的一种强力的、极具表现力的工具。
对多数Riot Grrrl乐队来说,拿起吉他并作出狂欢似的纷乱尖叫声响不仅仅是出于娱乐,更多地是一种解放的表现。对于门外汉们,Riot Grrrl的音乐价值可能是高度捉摸不定的,但是对于那些乐迷们来说,这种音乐所代表的东西远比音乐本身来得更加重要(这是可以证实的)。
Riot Grrrl运动大都集中在西雅图、华盛顿区的奥林匹亚;几个例外包括了英国的Huggy Bear,也包括了像Babes In Toyland和L7这样的几支Grunge乐队,这些乐队符合Riot Grrrl音乐的精神,但是在意识形态上却与这种音乐无关。这次运动主要地植根于朋克的DIY精神和抗议的传统,但是从直接触发这场运动的角度看,Joan Jett无疑是以其简单形式、朋克风格的硬摇滚、自信的sexuality和独立的商业意识在其中扮演了诸多角色。Riot Grrrl音乐的出现正值女性在另类摇滚乐中大展才能之时,因此结果这个词经常被误用在那些其实更加接近另类摇滚的音乐现象的媒体统计中,而且诸如Hole和PJ Harvey这些另类摇滚乐队(手)也被当作为Riot Grrrl乐队(手)。其实真正的Riot Grrrl乐队是:Bratmobile、7 Years Bitch、同性恋乐队Team Dresch和居于整个Riot Grrrl中心的Kathleen Hanna领衔的Bikini Kill,这些乐队无一得到过普遍的接受。由于多数Riot Grrrl乐队并不多产,因此运动初期的那种激情闪现在几年后便消失了,但是Riot Grrrl在独立文化领域中却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起初的那些乐队激发了无数的女权运动者们,并且这些乐队是被看作是一种象征和典范。
Kathleen Hanna继续和不同的音乐人合作录制唱片,同时,老将Sleater-Kinney乐队在几年后颇受争议地成为受尊敬的Indie Stars,这得归功于是他们的能力将Riot Grrrl的激情和理念融入到他们的歌曲和错综复杂的乐器演奏技巧中。
Math Rock
Math Rock和后摇滚(Post Rock)有点沾亲带故,更为人熟知的是其作为Indie-Rock风格,它和Indie-Rock有着相近的音乐取向。在Post-Rock有着明显的爵士乐影响的地方,Math Rock则就如同是一枚硬币的反面-它的音乐显得浓厚而复杂,同时充满着艰涩的time signatures和intertwining phrases。而且,这种音乐比后摇滚要更为摇滚一些,因为它通常是由以吉他为主乐器的小乐队演绎。
Math Rock在9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那时,像Polvo和Chavez这些乐队在大学校园的独立摇滚乐人中有少数专注于这种音乐的追随者。
Twee Pop&C-86
Twee Pop可能最适合被比作泡泡糖独立摇滚乐-它的音乐有着DIY的精神,但是又蔑视朋克乐的传统惯例,然而它有着一种自摇滚乐诞生之日起未曾所见和所听到的直率天真。
Twee Pop的产生要追溯到1986年,当年英国周刊NME出版了一盘被称为C-86的磁带,这盘磁带中包括了如下的乐队:McCarthy、The Wedding Present、Primal Scream、The Pastels和the Bodines,这些乐队都受到了the Smiths乐队的噪音吉他流行乐、the Ramones的三和弦的影响,在音乐情感上则吸收了女子组合中的那种怀旧而甜蜜的忧愁。C-86后来又被英国的出版界称为“Anorak Pop”和“Shambling”,它本身作为一场音乐运动是短暂的,但是它影响了后来的大洋两岸的大批乐队,这些乐队专注于音乐上的直率、真诚,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使得Twee Pop成为了世界性的音乐标签,此时这种音乐的特点包括:男女和声、寄情相思的歌词、颇具感染力的旋律和简单不矫揉造作的演奏。
在英国,Twee Pop的中心许多年以来直到现今仍是具有传奇色彩的Sarah厂牌,旗下的乐队包括the Field Mice、Heavenly和the orchids;在Sarah被转让后,它的创始人又建立了新的厂牌Shinkansen。在美国,Twee Pop集中在华盛顿区的奥林匹亚,那里是K厂牌的所在地,这个厂牌是由Beat Happening乐队的Calvin Johnson所拥有。
二、横向部分
Emo
Emo最初是从Hardcore Punk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有着艺术家气派的音乐,但在1990年代末它成为地下摇滚的一支重要力量,投合了当时的朋克和独立摇滚乐手。一些Emo音乐是倾向于激进一边,其作品中充满了复杂的吉他弹奏、非传统的歌曲结构、艺术家气派的噪音和极端的乐器演奏位置的变化;还有一些Emo音乐和朋克流行乐更加接近,尽管它仍显得有一些难以理解。Emo的歌词是非常个人化的,通常不是恣意幻想的诗句便是个人的忏悔。
尽管Emo确实较少男子气,但它仍是Hardcore作为追求真实和反商业主义的嫡系后代;Emo音乐确信商业倾向的音乐太过虚假和造作以至于不能表达任何真实的情感。由于Emo的理念是真实、深切可触及的情感而反对理性的分析,因此它倾向于音乐中的过多的应用较之以往更强的音高和释放,但最好的Emo音乐作品中会有一种彻底的力量使之同时具备内容性、挑战性和私密性。
Emo的根基是由Husker Du的1984年的里程碑专辑Zen Arcade所奠定,这使得当时的Hardcore乐队从此可以涉及更为私密的个人主题和写出更和谐并技术苛求的歌曲。Emo出现于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就在产生Minor Threat和Bad Brains乐队的Hardcore音乐运动残留不久之后。
Emo(有时会被加长到“Emocor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描述那些在咆哮的激昂演说式的音乐之上有着富于表现力的人声的Hardcore乐队;第一支真正的Emo乐队是Rites Of Spring,接下来的便是Minor Threat的歌手Ian MacKaye的短暂乐队Embrace。MacKaye的Dischord厂牌成为特区正崛起的Emo音乐现象的中心,当时的Rites Of Spring、Dog Nasty、Nation Of Ulysses都正发行着自己的作品,并且MacKaye自己还和Rites Of Spring、Fugazi的成员进行合作。Fugazi成为权威的早期Emo乐队,它的音乐扩及到另类的摇滚听众并开始迫切要求他们同样有着坚决的不妥协的反商业态度。除了Dischord厂牌相对稳定些,早期的大部分Emo乐队都是处于地下状态,经常是临时的短暂乐队进行录音并且只能由小厂牌制作为数不多的乙烯唱片;一些歌手在舞台表演时作品高潮处真是哭了,这招致了Hardcore正统乐队的嘲笑。
尽管有Fugazi这样的乐队,但是Emo一直未能打破自身的窘境直到1990年代中期Sunny Day Real Estate(SDRE)乐队的出现,它的早期作品在很多方面定义了该种音乐风格。结合Fugazi的粗糙吉他和西雅图的Grunge、径直指向Pro-Rock并有着低吟人声的SDRE促发了数以千计将生动旋律和内省神秘主义结合一起的效仿者,在这新一代中,有些乐队直接可以和扭曲、令人生厌的内省等同,并且还有Weezer的Pinkerton这样的Punk-Pop专辑。当个别艺人(包括Quicksand和Drive Like Jehu)继续在Fugazi以往创新之上前进时,其它大多数1990年代的Emo乐队都是Fugazi、Sunny Day Real Estate、Weezer的结合。像the Promise Ring、the Get Up Kids、Braid、Texas Is the Reason、Jimmy Eat World、Joan of Arc和Jets to Brazil这样的乐队在Indie Rock界中获得了忠实的追随者,这使得Emo在千年回合之时成为一种更为流行的地下摇滚音乐类型。
Ambient Pop
Ambient Pop从其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来自于两个明显不同的音乐风格-当其音乐进行在传统流行乐的架构之上时,它的电子成分和氛围却显示出Ambient中的那种催眠冥想的品质。尽管Ambient Pop的音乐是很少具研磨性的,但是受到Krautrock的Lock-Groover式的旋律的影响很明显。原本Ambient Pop是在Shoegazer运动中出现的Dream Pop音乐的一个延伸,尽管从大部分看乐器仍继续定义着这种声音,但是由于其吸取了包括采样等当今的电子音乐手法使得它和前辈们明显区别开来。
Space Rock
Space Rock这个词最早得追溯到70年代,那时是用来形容那些有着太空幻游味道的像Pink Floyd和Hawkwind这样的乐队。然而如今Space Rock是指新一代的另类/独立乐队,这些乐队从迷幻摇滚、环境(氛围)音乐中吸取音乐养分,而且经常还会受到实验和前卫音乐的影响。
Space Rock是那种几乎总是缓慢、催眠和非现实的;它尤其喜欢在传统歌曲结构上进行冗长、扰乱心绪的声响探险;它的人声有时就如同是闪烁器乐质地的附着。
有些Space Rock乐队确实是以毒品来促发灵感,以此来给这种音乐带来令人麻醉的风格效果:沉重地混响的吉他声浪、极简的打击乐以及轻微的没精打采的人声。Space Rock的最显然的前辈当属Prog-Rock,但是在其后的发展中,它也从Krautrock、古典简约和The Jesus & Mary Chain风格的Noise Pop中吸取过灵感。
最初的第一支Space Rock乐队是英国的极度低沉的极简主义团体Spacemen 3,它的臭名昭著的“Taking Drugs To Make Music To Take Drugs To”信条影响了随其后来的大多数乐队。在参与到英国的Shoegazer运动中的有些乐队是和Spaced Rock是有关系的,尤其是The Verve的早期作品,还有大多数的实验团体(如My Bloody Valentine)影响了Space Rock的复兴。
1991年,Spacemen 3分裂为两个团体:Spectrum和Spiritualized,后者背离了原来乐队的音乐取向,并将Space Rock的声音充实到奢华、亲切有着管弦乐编曲的作品中,这使得Spiritualized成为这种音乐风格的最流行的团体。在接下来的多数Space Rock艺人或团体要么是极简取向,要么反之,偶尔也会混合进Post-Rock(Flying Saucer Attack、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和Indie Pop(Quickspace)的音乐元素。
Chamber Pop
Chamber Pop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对1990年代另类音乐群落中的Lo-Fi美学的统治地位所作的回应,它从包括Brian Wilson、Burt Bacharach以及Lee Hazlewood的豪华管弦乐演奏作品中吸取养分。Chamber Pop部分灵感来自于驰放音乐,但是完全没有讽刺和庸俗在里面,它给予音乐的旋律和制作以一种全新的关注,如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层次、有着丰富质地的管弦和号角的华丽歌曲。Chamber Pop始终实际上是否认了Grunge、Electronica和其它同时期的音乐运动的存在。
Shibuya-Kei
Shibuya-Kei是对日本流行音乐现象的称呼,这种音乐爆发于东京西部的极具时尚的Shibuya购物区,这个地区可以说是汇集了世界上一些最时尚的货源充足的唱片店和服装店。
如果照字面意义去了解Shibuya-kei,那么Shibuya风格是指那些从消费文化中涌现出来的志趣相投的流行音乐艺人,这些年轻的日本人都是在西方流行乐输出下的不断的和令人惊讶的折中主义文化中成长的,其结果就是影像和声幻的空前碰撞,其中出现的带头团体Pizzicato 5的音乐就体现了从Burt Bacharach的奢华驰放音乐到城市Hip Hop乐的活力节奏对其产生的全然不同的影响。如果从这种音乐的外在来看,Shibuya-Kei是从现代东方社会景镜中折射成的一流的西方流行乐,其音乐中蕴含了很多的剪切、粘贴技巧,并用新式的令人激赏的方式作出全新的作品。
Shibuya-Kei也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流行音乐:其音乐视角往往是那些女子组合所从未停止关注的生活甜蜜和天性直率,这种视角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但是它从未脱离于自身的真实。
贯穿并普遍深入在日本文化的复杂的性元素对这种音乐也有许多启迪,并且音乐中的年轻的天真一直就是其令人钟爱的关键因素。
Experimental Rock
实验摇滚就如同其名字所示的,这是一种能够在音乐上锐意进取的音乐类型,它远远脱离于以往传统流行乐所具有的诸多特性,其中最典型的比如实验摇滚就直接反对标准的“独唱-合唱-独唱”(verse-chorus-verse)的音乐编排。由于实验摇滚的整个目的就是充分释放灵感和进行创新,因此在其中没有硬性的不变的教条,但是它还是具有一些独具的特征:即兴的表演、前卫音乐的影响、音乐中使用各种仪器、晦涩的歌词(或是根本没有歌词)、奇异的作曲结构和节奏,还有就是其潜在的对商业倾向的拒绝。
附:推荐的 Indie 唱片
Artist Album Style
Aimee Mann Whatever(1993)
Bachelor No. 2(2000) Singer/Songwriter
The Prom Under the Same Stars(2002) Chamber Pop, Indie Pop
Lili Haydn Lili(1997) Folk
Kevin Tihista's Red Terror Don't Breathe a Word(2001)
Judo(2002) Indie Rock, Chamber Pop
Devine & Statton The Prince Of Wales
Matt Pond PA The Green Fury
Club 8
Canyon Empty Rooms
The Be Good Tanyas Chinatown (2003)
Camper Van Beethoven Our Beloved Revolutionary Sweetheart
Of Montreal The Bedside Drama
Damien Rice O
The Green Pajamas Narcotic Kisses
The Magnetic Fields 69 Love Songs
Auburn Lull Alone I Adore
Cranes Forever
Hayden Skyscraper National Park
The Lonesome organist Cavalcade
Halifax Pier Put Your Gloves on and Wave
The Delgados Great Eastern
Elysian Fields Bleed Your Cedar
Queen Of The Meadow
Wild Colonials Fruit Of Life(1994)
Thalia Zedek Been Here and Gone
Devics My Beautiful Sinking Ship
Macha See It Another Way (1999)
Saturday Looks Good To Me All Our Summer Songs
Drugstore Songs For The Jet Set(2001)
Dusty Trails Dusty Trails (2000)
The Black Heart Procession 2
Softies It's Love
Moose XYZ
Shannon Wright
Skyray Mind Lagoons
Momus The Little Red Songbook
Curve
Snowglobe Our Land Brains
Folksongs For The Afterlife Put Danger Back In Your Life
16 Horsepower Low Estate
Landing Seasons
Mary Timony The Golden Dove
Future Bible Heroes Memories of Love
M.Ward
Ms John Soda No P. or D
Gorky's Zygotic Mynci How I Long to Feel That Summer in My Heart
Nina Nastasia The Blackened Air
Richard Hawley Late Night Final
Crooked Fingers Red Devil Dawn
Heidi Berry Heidi Berry
Starflyer 59 Everybody Makes Mistakes
Color Filter I Often Think In Music
The Bear Quartet Moby Dick
Ivy Apartment Life
Tommy Guerrero A Little Bit Of Something
Combustible Edison I Swinger
Maximilian Hecker Rose
Hope Sandoval & The Warm Inventions Bavarian Fruit Bread
Sodastream The Hill For Company
Firewater The Man On The Burning Tightrope
The Field Mice Where'd You Learn To Kiss That Way
Blanket Music Move (2002)
Hem Rabbit Songs (2001)
Martin Tielli We Didn't Even Suspect He Was The Poppy Salesman
John Vanderslice The Life And Death Of An American Fourtracker
Rilo Kiley The Execution Of All Things
The Essex Green Everything Is Green
Trembling Blue Stars Alive To Every Smile
Laika Sounds Of The Satellites(1997)
Ghost Snuffbox Immanence
Ai Phoenix Film
Tram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Monster Movie Last Night Something Happened
The Zephyrs
Brendan Perry Eye Of The Hunter
The Handsome Family Through The Trees(1998)
Ida
The Golden Palominos This Is How It Feels (with Lori Carson)
Christine Fellows The Last One Standing
Her Space Holiday Manic Expressive(2001)
Airliner The Last Days Of August
The Books Thought For Food
The Gentle Waves The Green Fields Of Foreverland
Ed Harcourt Here Be Monsters
Azure Ray Burn & Shine
The Aislers Set How I Learned To Write Backwards
Aroah No Podemos Ser Amigos (2002)
Iron & Wine Creek Drank the Cradle
Buffseeds The Picture Show
The Walkmen Everyone Who Pretended To Like Me Is Gone(2002)
The 6th's Wasps' Nests
American Music Club Everclear
Brokeback Looks At The Bird(2003)
Japancakes If I Could See Dallas
Danielson Famile Fetch The Compass Kids
The Bevis Frond
The Sounds Living In America (2003)
Phaser Sway (2003)
The Busy Signals Baby's First Beats(2000)
Britta Phillips & Dean Wareham L' Awentura
Plone For Beginner Piano
Neko Case Blacklisted
Radar Bros And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Petracovich Blue Cotton Skin
Pernice Brothers Overcome By Happiness
Cerys Matthews Cockahoop [2003]
The Lightening Seeds Like You Do...Best Of The Lightning Seeds
Ulrich Schnauss Far Away Trains Passing By
The Tiger Lillies
The Czars Before...But Longer
The Hope Blister Smile's Ok(1998)
Creeper Lagoon Take Back The Universe And Give Me Yesterday
Air Miami Me. Me. Me
Bleu Redhead
Jeremy Enigk Return Of The Frog Queen
Plush Fed(2002)
The Cooper Temple Clause See Through This And Leave (2002)
Piano Magic Seasonally Affective(2001)
Julee Cruise Floating Into The Night
Citra Super Spring Ep
Icebreaker International Into Forever
Sahara Hotnights Cmon Lets Pretend
Unrest Isabel Bishop Ep
Chris Barth Loving Off The Land
The High Llamas Cold And Bouncy
Self Gizmodgery
The Starvations Get Well Soon
New Amsterdams Never You Mind (2000)
The Franciscan Hobbies Masks And Meanings (2003)
The Family Of Apolistic
Butterfly Child Onomatopoeia
Mark Eitzel
Lilium
The Birdtree orchards & Caravans
Picastro Red Your Blues
Brookville Wonderfully Nothing
Breathless The Glass Bead Game
Lowlights Lowlights
Howe Gelb Confluence (2001)
Long Fin Killie Houdini(1995)
Misty Dixon Iced To Mode (2003)
Six organs Of Admittance Dark Noontide
Drunk
Royal City Alone At The Microphone
Willard Grant Conspiracy Regard The End
Tracker Polk
Denim Denim On Ice
Fontaine Toup Tiger Banana
Stephen Duffy
Cerberus Shoal
Tami Hart
※Indie:是Independent的缩写,指的是艺人所属的唱片公司是Independent Label(独立公司),并不像全球五大唱片公司(WEA、POLYGRAM、EMI、CBS←后来的SONY、BMG)有极为庞大的发行网,可以为歌手作造型、宣传活动等整体设计,由于Major(即五大唱片公司系统)可以为艺人提供最好的录音师、伴奏者等客观环境,定完整的行销计画,因此往往具有能将一个平凡人塑造成大明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以商业利益为考虑下,大唱片公司旗下的好艺人往往被迫牺牲一些理想与执着。这也就是死硬派摇滚爱好者唾弃Major的商业色彩浓厚,而拥护一些可以让艺人自己制作,依自己理想去出专辑而又不作很多商业宣传的Indie唱片公司。目前英、美拥护Indie的音乐最力的大杂志,分别是英国的New Musical Express(NME)、SOUNDS、Record Mirror等,美国则为SPIN、Option(纯Indie)、Catalogue(纯Indie)及纽约地区性但颇受重视的The Big Takeover等。Indie音乐主要拥护者多为大学生与知识分子,美国主流摇滚龙头杂志Rolling Stone自1985年后开始刊登大学校园专辑榜(College Albums),上榜者多为Indie作品,可为证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